引言一周前,在纽约苏富比的拍场上,一幅纯粹以光影和色彩组成的印象派风物画《干草堆》拍出了1.1亿美金,约合7.6亿人民币的高价。而在苏富比这场拍卖会的前一天,另一大拍卖界巨头佳士得也在纽约举行了一场拍卖会,期间成交的最高价画作依然是一幅印象派的画作,高达4.07亿人民币的一幅水果静物画作。● 莫奈 《干草堆》拍卖现场 这两幅画的作者,一位叫克劳德·莫奈,另一位叫保罗·塞尚。
两位画家只有一岁之差,同为19世纪下半叶法国兴起的印象画派良好代表。提到西方艺术,印象派是永远绕不开的话题,而提到印象派,莫奈肯定是作为代表性人物的一个存在。如果说莫奈的《印象·日出》是民众普遍认可的印象画派的开端,那么塞尚一生中画下的无数人像与静物,就是为初生的印象派探寻一条通往真正艺术殿堂门路的不懈实验。明白了印象画派在西方艺术史上的职位及影响,我们才气真正明白这两个怪老头的画凭什么拍出天价。
● 塞尚 《水果与水壶》拍卖现场 古典主义的覆灭从人类画下第一幅画作,再形成第一个门户开始,之后的种种门户、主义、艺术形式的厘革和降生都是有迹可循的。印象主义的价值就藏在其在艺术史上继往开来的意义之中。印象主义之前,是古典艺术与写实主义盛行的时期。
古典艺术的画作,我们现在看来无疑是极美的。因为它只有一个纯粹的目的,就是缔造美。● 波提切利 《维纳斯的降生》 1482-1486 我们现在回过头看达芬奇《最后的晚餐》、看《蒙娜丽莎》,或者是米开朗琪罗在西斯廷教堂上画的那些肌肉线条优美的男子和仙颜感人的女子们,无一不是追求极致“美”的结果。
以至于厥后有人拿“美图秀秀”自动修复的人像来跟古典艺术画作对比——还真就这么一回事。把不完美的身体比例拉伸到完美,把有瑕疵的外貌细节修整到完美,甚至帮画作工具摆设出最完美的场景和光线……古典主义画家做的,其实就是类似美图秀秀的事情——把一切变到最“美”。
● 达芬奇 《蒙娜丽莎》1502-1506缔造美原来是极好的一件事,可是随着古典艺术的生长,这种绘画艺术徐徐形成了一套牢固程式。学院派的老师们在画室里造就出一批批根据牢固套路来“修图”的学生,其状况与当下朋侪圈种种千篇一律的“美图”极其相似。“学院派”盛行的时候西方艺术圈盛行起一个梗:所有画展、艺术沙龙都是“维纳斯展”,抬眼望去全是姿态万千的美神维纳斯。
美是美,但艺术却失去了它原有的自由和缔造力。● 卡拉瓦乔 《七善行》1607 穷则思变,思维固化就需要人来打破枷锁。很快的,民间泛起了一个个阻挡学院派,打击传统思维禁锢的艺术家。
先有库尔贝画下“不修图”的人物画像,以一个略显臃肿的裸女向全世界宣布——绘画艺术的题材不是只有神与贵族,也可以是“写实主义”。紧随其后的是马奈等古典主义向印象主义进发的“引渡人”。
马奈以一幅震惊世人的《草地上的午餐》挑战了古典主义学院派对绘画艺术题材和画法上的两方面限制。他把裸女的形象摆设在了着装整齐的绅士旁边,在学院派看来这显然是“犯上作乱”的。● 马奈 《草地上的午餐》1862-1863而他画作中人体形象的“不圆润不完美”,远景的模糊化,都已经是具有显着印象派特征的绘画方式了。
随着马奈迈出撬动严谨的古典手法的第一步,欧洲艺术以致世界艺术史推陈出新、不停探索的车轮就此徐徐加速转动起来,疾驰至今从未停歇。印象主义的降生1869年,莫奈在巴黎近郊的蛙塘岛写生时画下经典作品《蛙塘岛浴者》。这幅笔触松散,短促而又粗拙的画作,被认为是他印象派艺术气势派头变得显着的开端。
画作中并没有描画出任何人或者物的细节,但波光粼粼的水面,远处妖冶的阳光及身边的人群却完全体现出了夏日蛙塘岛的熙攘容貌。● 莫奈 《蛙塘岛浴者》 试想如果你作为一个游客游玩某地,归来后真的会记着所有细节?抑或只是留下一个模糊的优美印象呢?作为一个超前的艺术家,莫奈提出的问题是:形体的写实是艺术,那我们作为人的主观视觉的写实岂非就不是吗? 只管有志于开拓一个全新的艺术局势,但莫奈这一代画家登场的年月,想要在画坛出人头地依旧是需要通过名为艺术沙龙的高端场所的。沙龙会挑选受评论家、艺术家及上流社会喜欢的画作来展示,就算是其时的“年老”马奈的作品,也经常因为气势派头太过跳脱而被拒。● 莫奈 《穿绿裙子的女士》 绘画武艺高明的莫奈只管已经进入了沙龙圈子,但讥笑的是,他随意画出的写实主义画作一上场就获得评论家的放肆吹嘘。
而费经心力琢磨出的,试图体现光影与色彩这一超前的印象主义画作送到沙龙却频频遭拒。1872年莫奈的早期代表作《印象·日出》完成,这幅画作仅用一些斑驳的色点,便巧妙地塑造出了一个口岸日出的气氛给人的印象。然而在1874年印象派的第一次联展后,这幅画却成为了整个艺术圈的笑料。
● 莫奈 《印象·日出》 其时一篇名为《一群印象派们的展览》的评论文章流传甚广,内里这样评价莫奈的这幅画作:“这张画肯定存在着印象,里头另有自由,另有极其省力的技术。可是就是一张墙纸,也要比这张海景画完整的多得多。” 这就是其时整个艺术圈对莫奈这些先行者的“印象”,也无怪乎他们最终决议(也只能)自己办展。
这些印象派的年轻画家们没有屈服,他们在之后的12年里又做了八次联展,最终向巴黎的公共展示了一个全新画风的形成。● 莫奈通过同一角度重复绘画研究自然光与色彩的变化其实如果“屈服”于现实只画公共喜欢的画,莫奈的一生会顺风顺水得多,然而这些印象派画家却选择了顶着全社会的质疑来坚持自己心中的艺术理念。他们面临的除了精神上的不被明白,另有物质生活上的极端匮乏——不画大家喜欢的画,自然就很难卖出自己的作品。
所以我们现在浏览开拓新艺术领域的画家,不仅是感谢于他们缔造了种种新的艺术形式,更佩服于他们掉臂一切地追求并实现自己艺术理念的这种选择。印象主义的升华莫奈、雷诺阿、西斯莱和巴齐耶四人作为印象派的第一批践行者,将这种全新的画风开创出来,打破了古典主义审美及武艺上的限制。自此,绘画艺术从注重形体的写实转酿成为了注重描绘视觉的真实。这一突破无疑是意义重大的,它甚至改变了艺术家与观众看待世界的一种态度:绘画题材的日常化让人们开始意识到不只有“宫廷”、“贵族”、“宗教”之类的题材是美的,日常生活中的任何一个场景都可以作为艺术体现的题材,都可以作为“美”的载体。
● 雷诺阿 《船上的午宴》1880-1881 然而新生的印象派只管一派生机勃勃,却少了一点“秩序”以至于差点走上歪路。我们回忆一下艺术审美的这种转变,其实就是从古典写实主义的“像不像”到印象主义的“色彩美不美”,这是公共的普遍明白。
但若失去了客观观点中的“像不像”,体现出来的印象美不美其实是因人而异的。再生长下去,越来越主观的艺术可能泛起一个极端就是随便一个没有任何绘画功底的人瞎涂抹一番,然后宣称这是他脑中的“印象”就可以了。● 莫奈 《睡莲池》1906 意识到这个问题的塞尚,就在这时候登场了。
只管名义上算是一位印象派画家,但他并不认同印象派就是凭着印象瞎涂抹。为了“让印象派成为更结实、耐看的,博物馆内的那种艺术”,他回到法国南部潜心研究起了印象派画作最重要的一个组成元素——色块。塞尚的画作,是试图用色块建设起印象画派的“秩序”的一次次耐心实验。在他的影响下,构图合理,结构平衡稳定,条理清楚这些更基础的尺度才逐渐成为艺术家公认的画作优劣的尺度。
● 塞尚 《静物与窗帘》1895 而塞尚后期作品中色彩的那种体积感,更直接催生了享誉全球的抽象画大师毕加索的立体主义。以至于毕加索一直宣称“塞尚是我们所有画家的父亲。
” 从莫奈到塞尚,印象画派被开创出来后又建设起了属于它自己的一套秩序。而这种对绘画自己的建设和建设流程,正成了厥后现代种种艺术发生的一个“模板”。这是艺术史上的一个伟大阶段,也是这两位艺术家之所以被那么多人尊崇的原因。
后记印象画派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可能大部门还算是能浏览能“看懂”的作品。但再往后,到疯狂的野兽派,荒诞的毕加索,以致于“莫名其妙”的杜尚这种现代艺术,可能许多人就基础无从下手去明白了。● 毕加索 《格尔尼卡》1937 其实我们可以从古典艺术到印象派这个我们最好明白的演变来实验推演。
古典艺术一开始极好,但形式化了之后对艺术的缔造力发生了禁锢,背离了本意,所以被印象派打破。那印象派的最终还是在实验建设起一种“秩序”,我们不能说这种做法是差池的。
但设想一下接下来会泛起什么呢?可能会有艺术家的画作被认为“不是正统的印象派画法”,就如莫奈当年不循规蹈矩的作品被沙龙拒绝一般。任何形式主义的形成,最终都市抹杀艺术的自由和缔造性。而历代艺术家的做法正是不停地,一次又一次地打破这层禁锢以解放艺术,解放人通过自由创作来表达情绪与思想的一种天性。所以后期的艺术史更多地在它的意义上,在于它打破了什么又缔造了什么,而不是单纯的追求“美”。
● 安迪·沃霍尔与他的“波普艺术” 要学会跳出固化思维的“牢笼”去看艺术,正如印象主义跳出了“形体写实”的牢笼,抽象主义跳出了“具象”的牢笼,而今世某些艺术甚至实验跳出“审美”的牢笼,走向了反审美的门路。艺术存在的一个价值,是予我们以自由。
但我们首先应该学会,给自己的思想以自由,别让某一样“规则”束缚住我们看世界、看艺术的角度。这才是艺术教会我们的,无价的精神理念。参考文献:7.6亿元拿下拍卖场标王,莫奈的这幅画凭什么贵莫奈:我一生只做两件事,画画和爱你10件作品里的西方艺术史 王瑞芸内容为『手望Sowarm』出品未经授权 克制转载。
本文来源:爱游戏app下载-www.sqsaxhz.com
Copyright © 2002-2022 www.sqsaxhz.com. 爱游戏app下载科技 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上海市上海区傲所大楼992号 ICP备82562984号-1 XML地图